5月30日,中央文明辦以“云”發布方式,推出2022年第一季度“中國好人榜”。經過各地推薦、網友點贊評議和專家評審等環節,共有152人(組)助人為樂、見義勇為、誠實守信、敬業奉獻、孝老愛親身邊好人光榮上榜。
長期付出,源自內心樸素的大愛。踐行善舉難在堅持、貴在堅持。李宅村衛生所醫生王宣科32年免費為殘疾人看病,00后男孩馬永恩帶著截癱父親上大學、獨自照顧父親十余載,湖北鄒愛華辛苦付出三十余載、一口炕鍋撐起老弱病殘之家,山西耿開文23年來堅持做慈善獻愛心、盡心照顧500多個孩子……越是在命運殘酷的波折中,人性里偉大、善良、堅韌、智慧的光芒才越動人。唯有出于對他人、對生命的真正熱愛和尊重,才會有日復一日、真心實意地付出。中國人的守望相助,是道德上的義不容辭,更是同胞間的情之所系。
凡人善舉,是快節奏生活里美麗的“慢動作”。山東教師常燕堅守在生態道德教育一線、致力于黃河入??谏鷳B保護;西花溝駐村第一書記馬繼明傾盡所有精力,幫助村莊成為全鎮集體經濟發展的典型村;科普志愿者王方遒支教16年,助力鄉村孩子實現“飛行夢”……物質生活的豐盈固然重要,但精神世界的滿足才更持久、更深沉、更有力量。一批又一批上榜的“中國好人”,沒有追求個人的物質享受和利益滿足,而是紛紛選擇在鄉村振興、生態保護、科技創新、疫情防控等具有公共價值的領域,力所能及地奉獻自己的力量,用心用情為美麗中國增光添彩,不愧為道德標桿、時代榜樣。
好人好事,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“道德燈塔”?!爸袊萌恕鄙砩祥W爍的,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也是現代社會深入人心的價值取向。拉面館店主劉希輝撤店前堅持把32萬元會員充值費陸續退給客人,夏恩代在鄰居家廚房起火爆炸的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搶險救援……當1份善良變成14億份善良,就繪就出文明社會的溫暖底色;當1份勇敢變成14億份勇敢,就構筑起守護群眾的安全長城。推薦好人、評議好人、宣傳好人,能夠激發和帶動更多人學習好人、關愛好人、爭當好人,為弘揚真善美、傳播正能量發揮積極作用。
國無德不興,人無德不立。大力為好人點贊,代表了我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、對美好品質的追求。宣傳和學習好人好事,要始終在行動上下功夫、在實踐中見成效,讓點滴愛心聚沙成塔,推動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、見賢思齊、德行天下的社會氛圍,樹起崇尚模范、關愛模范、爭當模范的良好風尚。(蘇芮)